【科技日報】 治療帕金森:走出誤區 選對方法
發布時間:
2014-05-04
帕金森病主要病變部位在中腦,該處有一群神經細胞叫黑質神經元,它們通過合成一種“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對大腦的運動功能進行調控;當這些黑質神經元變性失活達80%以上時,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
帕金森病,一種讓人聞之色變的頑癥,確切病因至今未明,研究傾向于與年齡老化、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毒素的接觸等綜合因素有關。
近日,有數據顯示,帕金森病目前影響著全球約600多萬患者及患者家屬的生活,預計到2030年,全球一半帕金森病患者將在中國。在歐美國家,帕金森病患者在經過規范、合理的治療后,可以像健康人一樣工作和生活。然而,與國外不同的是,目前中國患者對帕金森病的治療普遍存在著誤區。
醫學上認為,帕金森病主要病變部位在中腦,該處有一群神經細胞叫黑質神經元,它們通過合成一種“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對大腦的運動功能進行調控;當這些黑質神經元變性失活達80%以上時,就會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
老年、顫抖、多巴胺……這些都是關于帕金森病的關鍵詞,大多數人對這種病癥的了解僅限于此,甚或更少,于是出現了一些關于帕金森病的誤區。
——— 認清疾病 ———
誤區一 手抖 頭顫才是帕金森
1996年,身患帕金森病的拳王阿里,用顫抖的雙手點燃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圣火。通過這一幕,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帕金森病,而手抖也因此被看成了這種疾病的標簽之一。
“一些患者在出現頭顫、手抖現象時,很自然地懷疑自己得了帕金森病。”哈醫大二院神經科主任梁慶成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事實上,除了帕金森病,有些疾病同樣有顫抖的表現,如良性震顫、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感染、藥物、中毒、腦動脈硬化、外傷、腦血管病)、帕金森疊加綜合征等。”
專家提醒 三成患者早期并不會手抖
梁慶成教授表示,由于人們往往認為手抖、頭顫才是帕金森病,對這種病的早期特征了解不足,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顫抖只是帕金森病的癥狀之一。”專家提醒,由于帕金森病起病緩慢,早期癥狀并不十分明顯。如果發現自己有手臂擺動減少、肌肉出現繃緊、一側手臂震顫、走路動作緩慢、單側手像“搓泥丸”、“數鈔票”一樣抖動等癥狀,應引起注意,及時到神經專科醫生處就診,盡早明確病情,盡早治療。
誤區二 帕金森是“老人病”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400多萬帕金森患者,我國帕金森病人總數超過200萬,其中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為1.7%。梁慶成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一向被看作是“老人病”的帕金森病近年來呈現年輕化趨勢,有報道稱,40歲以下的病人約占10%左右。
有研究顯示,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令帕金森病人增多;同時,全球工業化后年輕帕金森病患者也有所增加,患病與環境因素有一定關系,如農藥暴露顯著增加帕金森病患病風險,以三氯乙烯為例,它的暴露可以使接觸者增加患病風險高達6倍。
專家提醒 疾病給年輕病患造成更大損失
帕金森病本身不會縮短人的壽命,危及病人生命的是由于病人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長期臥床而導致的種種并發癥。專家表示,年輕的病患由于病程更長,因喪失勞動能力所造成的損失更大,往往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了更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臨床醫生稱,雖然目前尚無法治愈帕金森病,但通過合理治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預期壽命。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正常的生活規律,以預防帕金森病的發生。
誤區三 直接補充多巴胺治療帕金森病
從1817年英國醫生帕金森報道這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至今,帕金森病的治療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我國腦科學專家孫作東研究員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帕金森病是腦內缺失多巴胺所致,常規做法是向腦內直接補充多巴胺。而多巴胺是難以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的,不過多巴胺的前體物質左旋多巴卻能夠少量(約占總投藥量的1%—3%)通過血腦屏障,并在腦內經多巴脫羧酶脫羧后生成多巴胺發揮藥理作用,這是一種替代療法。但在臨床上,直補多巴胺治療帕金森病是一個誤區。
專家提醒 長期服左旋多巴可能加重病情
“左旋多巴是人類在征服帕金森病的過程中,在沒有更好的辦法的情況下的一種無耐的選擇。”孫作東表示,“外源性左旋多巴或多巴胺,不適宜長期補給,這種長期替代作用的可能后果,是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喪失自我生成多巴胺的功能,使病情更加惡化,最終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和死亡。”孫作東進而指出:“理論上,帕金森病患者科學合理的可能治療方案應該腦起搏器,而且應用得越早越好,只有當使用腦起搏器出現失效現象時才可以考慮服用左旋多巴類藥物,最后也是最無奈的辦法就是選擇腦神經核團毀損術。”
黑龍江省康復醫院神經科專家王偉祥教授介紹,左旋多巴治療帕金森病數年后出現療效進行性下降及嚴重副作用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在臨床上也建議患者盡量推遲服用左旋多巴的時間,并鼓勵其嘗試新的治療途徑。
—— 治療新途徑 ———

帕金森治療儀 激活多巴胺能神經元
2011年,世界首臺“帕金森治療儀”的誕生,突破了目前國際上治療帕金森病主要依賴藥物和手術的局限。該治療儀是以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及我國腦科學專家孫作東的“腦細胞激活論”為理論基礎研制而成的,能夠激活多巴胺能神經元并使其恢復自我生成多巴胺的功能,可明顯改善因帕金森病所導致的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癥狀,相當于人的體外腦起搏器,所應用的經顱磁—電専利技術在物理治療帕金森病領域居國際領先水平。
在該治療儀的首批使用者中,研究者隨機抽取150例帕金森病患者,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跟蹤回訪,其中141例效果明顯。大部分患者治療第一個療程(7天為一個療程),即可見震顫、強直明顯改善;2—4個療程后,其所伴隨的肢體功能障礙也可基本控制,如肢體抖動、震顫時間縮短,身體僵直減輕,面具臉得到改善,走路有力,睡眠質量好,減服或停服藥物等。
腦深部電刺激術 給大腦裝上起搏器
腦深部電刺激治療是繼左旋多巴之后在帕金森病治療領域的又一重要進展,其優勢在于,可減少患者服用抗帕金森病藥物的劑量,對于異動癥的治療有較突出的作用。
梁慶成教授介紹,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腦深部電刺激手術有一定風險,同時還受到患者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原因限制,只適用于中晚期、藥物療效欠佳或藥物副作用大不能耐受的帕金森病患者。
專家指出,無論哪種治療手段,都應該接受臨床醫生的指導與幫助,特別是繼續服用左旋多巴類藥物的患者,以便最大限度地延長藥物的療效和規避其不良反應。
相關新聞
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馬端街39號
官方客服電話:400-600-4017
行政綜合辦公室:0451-82353728
臨床事業部:0451-82289506 / 82269160(傳真)

奧博醫療

腦康復之家

腦科學網
Copyright © 2023 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企動力 | SEO標簽 營業執照 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黑)-非經營性-2016-0017